原文EN書名
342.no
a019
2.類型
3.內容類別
譚崔
4.描述
《譚崔的地圖》摘錄自奧修在1977年5月份的一次演講。演講的內容是關於薩羅哈大師的國王之歌。這次演講被整理成《密宗的觀點》一書,原書共兩卷,二十章。本書為《密宗的觀點》下卷選摘的七章,完整收錄了奧修講解的「國王之歌」的後二十首。
5.章節目錄
第一章 譚崔的地圖
第二章 自由價更高
第三章 破掉四層封印
第四章 信任不可毀壞
第五章 從無到無
第六章 智即靜心,無念是門
第七章 其他問答
ow.no
6.談論的經典
談論 神秘家
9.電子書.url
演講或出版時間
1977/05 talk
Related to 327-奧修談論的主題(原始演講).DB (Property)
tw.no
book72
轉語音 進度
中文有聲書
全
7
X資料類型?
當年奧修
演講日期
Date

引言
我很平常,就像你一樣。你我之間唯一的不同是你不認可你自己,而我對我自己有著絕對的認可——那是唯一的區別。你持繼不斷地努力著改善你自己,而我沒有試圖去改善我自己。我說:不完整是生命的方式。你試圖著變得完美,我接受我的不完美,那是唯一的不同。
奧修《密宗的觀點》卷一
簡介
《譚崔的地圖》摘錄自奧修在1977年5月份的一次演講。
演講的內容是關於
薩羅哈大師
的國王之歌
。這次演講被整理成《密宗的觀點》
一書,原書共兩卷,二十章。本書為
《密宗的觀點》
下卷選摘的七章,完整收錄了奧修講解的「國王之歌」的後二十首。薩羅哈大師是釋迦牟尼佛所傳密教一派非常靠近的三傳弟子,釋迦佛所傳之法,一派經由迦葉、達摩傳到中國成為禪宗,一派即經由羅喉羅、薩·克提(Sri Kirti)、薩羅哈而傳至西藏的密宗。奧修說如果用雙手的手指去數十位對人類最有益的人,薩羅哈要當居其一,而如果只用一個手的手指去數,也不能把他去掉。
薩羅哈大師原是一位當時知名婆羅門的兒子,因他的學識名滿天下,而被國王看做是駙馬的首選。但他卻放棄了名利和婆羅門的地位,拜佛教大師薩·克提為師。薩·克提讓他放下所有的吠陀經典和學識,進行靜心。不久他的靜心則如同一片新生的樹葉,一滴早晨的露珠一樣新鮮晶瑩,他又因成功的靜心名聞天下。一天在定境中,他看到薩·克提並不是他最終的師父,只能教導他的前一半,而他真正的師父是一位住在市井中的女人,他則向薩·克提辭行,帶著薩·克提對他的祝福,在市井中真的見到了那位地位低下的女鑄箭師。
毫無知識的女鑄箭師告訴薩羅哈,雖然薩·克提讓他放下了所有的經典,但薩·克提卻並未讓他真正放下所有的知識,薩·克提雖然是反哲學的,但他的反哲學仍是一種哲學。薩羅哈只不過是從對印度教的信仰轉為對佛陀的信仰,但他的本身並沒有真正改變。而佛陀真正的教導是放下所有的知識,直覺比知識有益,從「行」而不是從「言」才能達道。
女鑄箭師
蘇卡化(Sukhnatha)
實際是一個佛化身,她告訴薩羅哈要全然的行動才能半心半意的妄想中解脫出來。在做一件事的時候,不要往後看,也不要渴望將來,沒有什麼要被完成,只有當下全然的行動。則可超越一件件未完成的虛幻假像,烏雲消散了,真實現前。女鑄箭師帶領深受折服的薩羅哈來到了火葬場,成了在墳地修行方式的創始者。他們相愛地生活在一起。但這種愛是並不只是普通男女的凡俗之愛,更有著師父與弟子之間親密的愛。女鑄箭師成了薩羅哈的譚崔師父,靈修夥伴。薩羅哈在最後連靜心也放棄了,在火葬場唱歌、跳舞,像一隻瘋狗。不久他放棄靜心和著名佛教行者的事情傳到了宮庭,國王感到非常挽惜,並仍希望他能回來。就派出了一夥人去勸說,這時薩羅哈唱了一篇160首詩組成的人們之歌,所來的人們被他打動,沒有回去,成為了他的弟子。國王見沒有人回來,又派了王后前去,薩羅哈對王后唱了80首詩的王后之歌,王后後來也皈依了他沒有回去。國王自己前去了,薩羅哈對國王唱了此40首詩的國王之歌,也是三首裏最高的一首。國王心悅誠服地皈依了薩羅哈。譚崔信任存在,如果你的存在(內在)改變了,行為就改變了。天堂就會降臨於你。
奧修是作為人類歷史上一位劃時代的訊息傳遞者到來的,奧修曾評論過各種宗教,他最中意的就是老子。奧修開創了左巴佛陀,神聖與世俗的完美結合,最終超越神聖和世俗,超越了成道,超越了兩極,超越了拒絕、接受和超越,任何一處都是道的體現,整個存在就是一個慶祝。但與老子相比,他所傳達的資訊,更適合現在的時代。
在本書的第一章中,奧修給出了譚崔(舊譯為怛特羅)的內在煉金術地圖,講解了無論男女,都有著內在的男人和女人,身體中的七個輪前六個是陰陽交替的,它們的結合則是內在男女的交合。藉由與外在男人或女人的交會,及一些方法,內在的男人和女人得以融合,最終達到第七輪薩哈斯拉,超越陰陽兩極的無欲,與道合一。
在後面的章節則給出了譚崔的其他一些重要地圖,如四種印、四種生命狀態、三種覺醒等。並論述了克裏希那穆提與葛吉夫所給出的覺醒方法的異同,及歡樂的三個層面等。提出了智慧即是靜心、自由勝於愛,讓歡樂成為唯一的上帝、譚崔是唯一完全的宗教、佛教密宗譚崔與印度教譚崔兩種之間的異同等透徹的洞見。
對於外在社會的發展,奧修指出了什麼是真正的愛,只有人與人之間超越自私、貪婪和嫉妒,給愛以應有的自由,人類才會有幸福的未來。人類社會未來會走向大同,在一個理想的社會中,家庭將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友愛、共同分享,孩子由社區共同撫育,超越小家庭情愛的以歡樂為基調的共同友愛的社區生活。
先知們的預言最先總是寂寞的,但符合歷史規律的腳步既不能推進也無法阻擋。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順舟而下看一路波濤、兩岸景色、大海的風光!
生命的旅行不應更是一場目的之旅,而更在於沿途的風景。旅程與旅遊是有區別的,前者重視達到,後者在於過程。對於追求真理也是如此,真理並不只是終點的東西,它應在你遊山玩水的每一步的路上,如果只凝視著遠方而疾行,你可能錯過它!如果你不帶著目的地的負擔,而開心地玩好每一程,那麼一路下來你會發現真理的景致在每一個地方,你透徹地經過了真理!當然,這裏的「真理」二字只能是一種指代,代表每個人心中美好的東西。願心中珍藏著愛的人們,都能在每一步路中發現它,讓真與美常相伴!
桑雅生:達爾潘
譚崔的地圖1.mp3
譚崔的地圖2.mp3
譚崔的地圖3.mp3
譚崔的地圖4.mp3
譚崔的地圖5.mp3
譚崔的地圖6.mp3
譚崔的地圖7.mp3